四川泸州:开足马力忙建设 渝昆高铁铺轨忙******施工现场,一片火热。 杨尚威 摄施工现场,一片火热。 杨尚威 摄施工现场,一片火热。 杨尚威 摄
连日来,在位于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的渝昆高铁泸州铺轨基地内到处一片火热,施工人员正相互协作,对无砟轨道的道岔进行组装,对铺好的轨道进行调整。
泸州铺轨基地是在建渝昆高铁(川渝段)全线轨枕和钢轨等材料的储存基地。铺轨基地于正月初十正式复工,铺轨基地的施工任务是5.4公里,目前已经完成3.5公里,完成了施工进度的80%,预计4月初可实现500米长钢轨的运输和存储。
广东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验收****** 中新网广州2月2日电 (记者 程景伟)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日通报,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验收,成为广东省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梅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客家先民历经多次迁徙的落脚点,也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享有“世界客都”“世界长寿之都”等众多美誉。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0年5月获批设立,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处,覆盖梅州市全境8个县(市、区),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其中,划定梅州市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和大埔县为重点区域。 多年来,梅州聚焦客家非遗题材,把实施文艺精品工程作为加快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演山歌剧《白鹭村》《春闹》《林风眠》等一批具有岭南气派、客家风格、梅州特色的精品力作。 同时,梅州鼓励侨胞和社会贤达积极参与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争取到68亿元的社会资金参与客家民居修缮、非遗街区建设、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等。 广东省文旅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将进入新阶段,进一步释放梅州客家文化新活力,助力梅州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文化强省建设和梅州高质量发展。(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